查看原文
其他

研究“僧”在复旦:不只是佛系

罗皓 复旦青年 2021-12-07

在复旦,一共有九位以研究生身份入学的出家僧人,正以自己的方式适应着大学生活。


2018年起,佛教三藏研究院、上海佛学院和复旦大学决定开始联合培养“佛教文化史研究”硕士研究生,以加强佛教人才教育。


“复旦的文凭不是最终目的,而是一种途径。”至心说,“接受更好的教育,可以提升我的学识和能力,也让自己有更多机会为佛教和社会做贡献,能‍让我有更多的‍‍视角来思考一些佛教所面临的问题。”


复旦青年实习记者 罗皓 主笔

复旦青年记者 武纪冰 实习记者 赵睿佳 朱骊冰 报道

复旦青年记者 蔡佳雯 编辑


光华楼西辅楼405的扇形教室内,复旦大学哲学系宗教研究所教授李天纲正激情澎湃地上着《民间宗教和道教》,这是一门宗教学系专业选修课。


“类似于关帝庙、儒家祠,这个庙在佛教里,叫什么来着?”讲到江南的关帝信仰,他笑着看向前排的一位同学。这位身着僧袍的同学顿了顿头,然后自信地回答道“伽蓝”。


这堂课上,这样的问答并非第一次。“因为我熟悉,老师一看后面有个出家师傅坐在那里,就会请我讲一讲。”


身穿棕绿色僧袍,着灰绿色僧衣,戴一幅黑框金属眼镜,加上剃得干净的胡须和头发。无论在课堂上还是旦苑里,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20级研究生星明总是收获许多注意的目光。


星明正专心地听着《民间宗教和道教》/图源:罗皓


在复旦,一共有九位这样的出家僧人。他们以研究生身份入学,就读于哲学或历史学系,怀揣着不同的愿景走入这所寺庙之外,世俗之中的“社会大学”。


新生活的融入


“你听下来觉得我们有很不一样吗?”在采访结束之际,复旦大学哲学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、泰国留学生释鹏达抛出这个问题,又自问自答道,“除了服装,好像也没有太多不一样,是吧?”


融入大学生活,第一关是服饰。“无论在什么地方,都不能换掉你的袈裟”,这是释鹏达的方丈对他此次留学的唯一要求。但仅靠一身服饰,学僧们就足够成为校园里的焦点。

释鹏达所着的泰国袈裟浑身是明亮的橙黄色,而且衣袖偏短。严冬季节,释鹏达穿着这身服饰上课,不免令人好奇:“你的袈裟为什么能防寒气?”他坦言,袈裟没有防寒的神奇功能,只因自己是泰国的僧人,无论哪个季节都要穿同样的衣服。在纬度更高的上海,漫长的冬季冰冷难捱,但一想起方丈的叮嘱,他又咬咬牙撑着。


与传统中国僧人的着装差异,让很多人无法第一时间认出释鹏达的僧侣身份。一些欧洲国家的留学生同学常常对他投来好奇的目光,等熟络之后也会忍不住来问他有关出家的问题。他的日本留学生朋友则一度以为他是在Cosplay(角色扮演)。释鹏达并不介意这些文化差异,但一个问题回答太多遍还是会让他觉得不耐烦。


星明并不很介意大家因为僧袍认出自己是佛教徒:“真正需要在意的是穿上这件衣服后,自己的行为和仪态是否端庄。”当同学询问他佛教相关的问题时,他也很乐意以出家人的身份,与同学们进行交往。他相信自己身份的意义和价值,并不感觉自己和周围的人有割裂感。


如今,他已经交到了不少朋友。无论是在同系其他同学眼里,还是在校园中被其僧侣身份吸引而结识的同学眼里,星明都只是一个亲切热心的普通同学。星明很热心于参加志愿活动,和朋友一起去日间照料中心看望老人。在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本科生章含看来,星明有种友好的气质,还曾邀请她和同学们一起去龙华寺观光。有一次,星明还请他们在五角场的素食馆吃了一顿。


当然,并非每个人都能适应这种外表差异带来的探寻目光。“我还是稍微有点另类”,回忆在复旦的这几年,复旦大学历史学系2018级研究生至心轻声感慨。他回想起有一次被搭讪,对方以轻佻的态度向他提及僧侣,这让至心觉得有些尴尬,早早结束了对话。对他而言,有对宗教和僧侣最基本的尊重态度很重要,因此,他会适度保持与同学们的距离。


净明介绍,汉传佛教的三大特征是素食、单身、僧装。僧装是僧侣最明显的身份特征,素食则是大众最了解的佛教戒律。由于旦苑里素菜的选项相对来说少一些,加之除了肉以外,僧侣们也不吃蒜和韭菜。为了饮食如法[1],学僧们多数情况下还是会选择回到校外的居所就餐。


与中国僧人不同,泰国僧人可以吃肉,却不吃晚饭。穿着僧袍的学僧来打肉,这出乎了食堂阿姨的对僧侣的一般认知。她们有的时候会很意外地盯着释鹏达,不愿意打给他,这时候也免不了释鹏达一番解释。为了更多地了解哲学,他会随同学一起去旦苑,趁着同学吃晚饭与他们聊哲学和上课的内容,旦苑的晚餐成为了一种社交方式。


不甚简单的求学路


在步入如今的大学生活之前,学僧们其实要走过一条鲜有人走过的求学之路。

当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院长助理于明志通知他录取结果时,释鹏达甚至有些不敢相信。直到看见名单公示在学院办公室,他才完全相信,自己成为了一名复旦大学的研究“僧”。

释鹏达是泰国华人家庭的孩子,出于和父母有共同语言的初衷,释鹏达申请来复旦学习了两年中文。在此期间,他旁听了不少社会学和宗教学的课。当听到老师从历史学与社会学的角度,用超越佛教环境本身的学术视角来看待佛教,他发现自己渐渐喜欢上了这里的宗教学:“这真的给了我新的世界。”经过了寺院协商、学校沟通、大使馆的审核后,顶着重重压力,他向复旦大学宗教学系提出了研究生就读申请。


在泰国,僧人到大学读书并不常见。在复旦大学,就连同样来自泰国的留学生第一次遇见他时也不免惊讶。但释鹏达所在寺院观念比较先进,时常有僧人出国留学德国、英国、斯里兰卡等地,“但是来中国是非常难的”。他解释称,僧人要来中国不仅需要严格的审核,还有长时间的签证流程。


国内僧侣来大学读书,也是少有。净明坦言,传统观念会认为上佛学院都没有在寺院由师父亲身培养好,更不用说到社会上来上大学。“我出来上学,有一部分人是反对的”。星明觉得,这和个人意愿也有关系。僧侣群体中,对世俗社会的教育感兴趣的人很少,而这些人中,愿意为此而做出改变、适应大学生活并再次走入其中的僧侣就更少了。


但在上海市佛教协会会长、佛教三藏研究院院长、复旦大学历史学系2006级博士生慧明看来,佛教界需要人才。慧明曾在接受腾讯新闻自媒体“慧炬长明”采访时指出,本科生在俗不奇,在僧为宝,有条件的学僧可以更进一步地研习学业,通晓世俗典籍、深入修习佛家法门,成为世俗众生的表率,这是他劝学僧们考研、读研的初衷。


根据凤凰网报道,2018年起,佛教三藏研究院、上海佛学院和复旦大学决定开始联合培养“佛教文化史研究”硕士研究生(以下简称“佛研项目”),以加强佛教人才教育。至心便是该项目第一批进入复旦的学僧之一。“我在上海待过,对复旦了解还蛮多的,很喜欢上海,也很喜欢复旦。”


在佛研项目开设之前,慧明历经了三次全国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,才从千军万马的普通考生中考入了复旦大学,并完成了硕博连读。如今的佛研项目,为学僧们提供了进入大学深造的窗口,但开设的学校还是不多。由于僧人的圈子有限,很多消息多是口耳相传,至心来到复旦,也是因为三年前朋友对复旦项目的推荐。


在提前半年到一年寄送报名信息后,僧侣们还需准备并参加一轮特别设计的研究生招生考试 ,通过者方能取得入学资格。至心对备考的艰辛还历历在目:每天六点起床背英语单词,刷一套政治题,买了国内很多大学历史系统招的资料一直刷。净明表示,该项目要求僧人有本科学历,这本身就是一个比较高的门槛,而且考试难度大,最终淘汰率有三分之二以上。


为什么不惜度过重重困难也要走入大学?“复旦是了解最尖端的世界的知识体系、文化体系的一个窗口”,星明说。他认为,通过来到这里进行学术性的学习,能够让自己的观点严密、客观、有素养,从而能“争取一切因缘”,让自己想表达的佛法能够被更多人所理解。


“我们不是大众电视剧里看着的青灯古佛”,对星明而言,走入大学不仅是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,更有一种责任使命感。他说:“这是我作为教职人员的责任,多维度去了解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,能够对不同知识层次的人有自己的修养准备。深入到现代社会,得拥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东西,理论体系要有,人际关系也要有,处事态度也需要在现代社会当中去磨练。”


压力与未来


历经筛选进入高等学府,只是成为大学生的第一步。他们还需要完成从僧侣到学生的身份转变,适应压力,追逐全新的未来。


“来到复旦,肯定首先是变成了一个学生。”至心觉得成为学生后,以往的作息也需要根据课业作出调整。在寺庙里,至心和其他僧侣一样,有一套固定的生活作息模式:早上五点打板儿上早殿,下午五点上晚殿,晚上九点撞钟睡觉。而大学的节奏更快,要花在学习上的时间也更多。为了跟上其他同学的进度,在基本的课程之外,星明还有英语、历史等很多课业要补。


至心的史学导论每周要求阅读一至两本书并完成读书笔记,有时候只能晚上加班,喝点咖啡提神。此外,语言对至心也是一大挑战,他一周需要花三到四天来读英语。由于佛研项目要求僧侣在获得本科学历后连续工作至少满三年,他们比大多数研究生要年长。至心今年四十多了,“这个年龄(学外语)很困难,‍‍有时候也很沮丧。学了一个晚上觉得没学多少内容。”讲到这里,他突然换上了充满干劲的语气,“但是第二天还是拿起课本来继续看”。


留学僧释鹏达面临的大问题也是语言:“比如说到‘本体论’,要先看文字,中文里‘本’是什么意思,‘体’又是什么意思”,许多哲学家的名字和术语在翻译成中文后变得难以理解了。”因为语言的障碍,释鹏达要花额外的时间进行思考,但他认为这是一个修炼的过程,以后都会慢慢变好。


虽然宗教生活难以如故,但他们还在努力保持习惯。星明会坚持诵经,在自习时抽出一段时间默念经书,通过注意力集中一段时间,让自己身心收束。释鹏达则显得更释然:“在寺院我怎么做,在宿舍我就怎么做”,就像每天起来要刷牙一样,诵经、打扫等功课已经成为他潜移默化的习惯了。


谈起毕业后的设想,释鹏达希望能继续在复旦深造读博。他认为,哲学能给一些传统佛教没有涉及的现代化问题提供解答,提供了另一种方式来思考他的宗教。这种思考方式的变化对泰国社会也是有用的,他希望今后回到泰国,在宗教的体系内来传播自己所学到的内容。《民间宗教与道教》的助教杨玉娜也认为僧侣们有着独特的学术优势:他们有着宗教实践的经验,对于人间佛教[2]有着更深的了解。


“复旦的文凭不是最终目的,而是一种途径。”至心说,“接受更好的教育,可以提升我的学识和能力,也让自己有更多机会为佛教和社会做贡献,能‍让我有更多的‍‍视角来思考一些佛教所面临的问题。”


(文中至心、净明为化名)


注:

[1]饮食如法:饮食上符合佛法的要求。

[2]人间佛教:怎么和民众打交道的现实中的佛教。


微信编辑丨李鑫瑀

审核丨甲干初



读者调查


Hi,「复旦青年」的读者朋友们。一直想创造一个机会和你们交流,今天想听听大家对我们的看法~

 

「复旦青年」公众号开号至今,已经累计了30000+位关注者。感谢每一位愿意阅读文章的读者朋友,是你们的关注使我们有了更多的动力去观察、思考与记录。

 

今天,我们真诚地邀请每一位读者参与本次调查,告诉我们您期待中「复旦青年」的未来,帮助我们探索更多的可能性。扫描下方二维码或点击“阅读原文”即可填写问卷。您的声音对我们至关重要,感谢您的支持!




: .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,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,轻点两下取消在看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